由於那些講述高原經歷的材料一般都要談到人在高原時身體所感到的不適,所以準備上高原旅遊的人們會想到是否應該去看一下醫生,想了解自己到了高原會不會有事,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使旅途上更安全的一些提示。然而一般平原地區的醫生很難有比較直接的高原病理生理知識和經驗,事實上在他們那裏得不到細致的指導。鑒於此,本文將提供這樣一些指南。
盡管青藏公路較為方便,但更多的人都是乘飛機到達高原的。按邏輯講起來快速比慢速上高原對身體的壓力大,然而,據統計分析,飛行進入比其它任何方式都較少發生高原疾病。旅途上經過高海拔地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高原疾病。這可能是因為體力消耗太大,身體對高原的適應就發生了困難。
去高原旅行都會面臨有些高原病癥狀的風險。過去老把這些癥狀錯誤歸因於流感或醉酒。據記載在海拔1280至1800米就會有輕度高原癥狀發生,而嚴重癥狀的發生都不低於2700米至3000米。我們一定要把旅途疲勞這種在平原也會發生的不適與高原發生的不適區別開,否則,就會自己嚇唬自己了。
按理,經公路進藏的旅遊者給他們的身體逐步適應高原提供了機會,但事實上,在一些高原旅行的經典路線上卻有50%左右的高原病的發病率(而飛機到拉薩的旅遊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病)。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尼泊爾有過這樣的統計,旅行者30000人中將有1人死於高原病,每年因此有2-3人罹難。
在高原上,人體本身會有一種調適機製,以最大限度的方式運行,這個過程被稱作適應。
高原適應的過程現在還知之甚少。過去的研究將重點放在紅細胞生成素以及逐漸增多的紅細胞上。但現今認識到它只扮演了一個小角色,而呼吸的增大(每分鐘通氣量),以及其它更精妙的在激素和細胞水平上的適應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一個人足夠慢地上升,這些適應過程可有效地發生而不會有高原病的罹患。如果這個人上升速度快過身體的適應,那麽就會有患高原病的可能了。
高原病一般分為三種綜合癥:急性高山病(AMS)、高原肺水腫(HAPE)和高原腦水腫(HACE)。這些綜合癥在病理生理學上是有聯系的,但為什麽一些人以腦部癥狀為主,一些人以肺部癥狀為主就不得而知了。
急性高山病多起於腦部癥狀,表現為頭痛、食欲減退和疲勞,頭痛可從輕度發展到劇痛,食欲減退可導致惡心和嘔吐,疲勞可發展成極度乏力。有時,這些癥狀足夠嚴重就成為了高原腦水腫。它的診斷多半是出現了意識改變或軀體運動失調,高原腦水腫會快速發展到昏迷直至死亡。它可單獨出現也可和高原肺水腫伴隨發生。
高原肺水腫通常沒有腦部癥狀。如果肺部癥狀單獨出現,它的進展會從活動耐力降低、行走困難,發展到嚴重呼吸困難、胸悶,一直到連坐著都呼吸困難,這樣就會快速演變為急性肺水腫,衰竭時會有粉紅色、泡沫樣痰出現。
適應似乎是遺傳控製的。有些人到高原很容易適應,而另一些人甚至不能去超過海拔3000米的地方。目前,尚無有效的辦法篩查決定誰適應好誰適應不好。是否適應通常是在高原上呆6-48小時後才能說明。因此,只在高原上呆了幾個小時是不能說明一個人適應良好的。
上高原之前需要註意的是:自己過去身體狀況是否能夠接受環境的挑戰,這也許需要請教醫生說明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重要的器官功能不全;避免出發前的感冒、發燒之類呼吸道常見病;保存充沛的體力。飛抵拉薩的旅遊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病,因此參加旅遊的人準備一些預防用藥是必要的。預防方面包括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如西洋參、紅景天等。西藥目前認為比較好的是心痛定,但是有個別人會產生頭痛等副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初上高原時,見到山河如此壯麗,一般會使人有抑製不住的沖動,這時一定要練就一口丹田之氣,清心寡欲,自覺休息好第一天,然後再行打算。再高原上,解決一些常見癥狀可以使用:芬必得治頭痛,維生素B6治惡心、嘔吐,如果仍感覺不適就應該上醫院治療。告訴你一個經驗之談就是不要背著大包袱上高原,你知道這包袱是什麽嗎?就是你的恐懼心理。不僅白白喪失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而且有些事是你越想它,你就越容易得到它。況且,心懷恐懼的旅遊不如在家看恐怖片先練練膽子再說。
預防的方法:
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調平穩,並配合呼吸,同時要視坡度的急緩而調整,使運動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應逐漸適應,每天攀爬的高度應控製,以適應高山氣壓低、空氣稀薄的環境。行程不宜太緊張,睡眠、飲食要充足正常,經常性地作短時間的休息,休息時以柔軟操及深呼吸來加強循環功能及高度適應,平常應多作體能訓練以增加攝氧功能。
高山病的急救辦法:
給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處理,若有休克現象,應優先處理,註意失溫及其它並發癥。立即休息,將病患者移至無風處,若疼痛嚴重,可服用鎮痛劑止痛。如果仍不能適應,則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癥狀明顯減輕之高度為止。一般而言,高山病患者降低至平地後,即可不治而愈。雖然如此,嚴重之患者仍需送醫處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