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水下91米深處的一座沈船附近生活著大量有毒的獅子魚。“我們意料到在這樣的深度會存在一些獅子魚,但它們龐大的數量和體積的確出乎我們的意料,”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斯蒂芬妮·格林(Stephanie Green)這樣說道。上個月格林和同事乘坐深海Antipodes潛水器,調查美國佛羅裏達州勞德代爾堡附近的海底情況。大約在91米深處,研究小組發現在沈沒的比爾博伊德貨船——1986年創造的人造珊瑚礁附近,出現了大量帶刺的魚。
海洋深處發現大量有毒巨型獅子魚 圖
  獅子魚聚集在這艘沈船,比爾博伊德貨船的入口。
  獅子魚一般身長30至38厘米,但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了異常大的獅子魚物種,身長長達40厘米。“這真是令人驚訝,”格林說道。“我們立即意識到這是獅子魚危機的新邊界,我們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如此近距離的親眼目睹這一切讓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本質。”
  獅子魚是熱帶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本土生物,20世紀90年代它們被人為的引入大西洋,很可能是通過外來的寵物貿易。現在它們常見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至南美的珊瑚礁處,這種快速繁殖的入侵魚類擁有貪婪的胃口,吞噬本土魚類,並與其它物種爭奪食物資源。
  更糟糕的是,獅子魚在大西洋海域裏並沒有天然的公敵,除了用矛槍捕魚的人類。另一項發表在7月11日的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加勒比海珊瑚礁的鯊魚也無法抑製紅獅子魚數量的瘋狂增長。
海洋深處發現大量有毒巨型獅子魚 圖
  流行的觀賞魚和入侵捕食者,獅子魚長有柔軟搖擺的魚鰭以及有毒的尖刺。
  研究人員試圖查明太平洋裏的獅子魚的數量究竟是受到什麼的限製,繼而或可能幫助阻止大西洋獅子魚的入侵,就目前情況而言,獅子魚的入侵似乎勢不可擋。獅子魚有毒的尖刺會造成劇痛感。“獅子魚幾乎能夠完全吃掉比自己小的魚,”格林這樣說道。“考慮到我們在潛水時所觀察到的巨型獅子魚,真正的擔憂是它們是否能夠遷居到淺水處,並以那邊的魚為食。同時我們在淺水處使用的控製措施——也即捕捉它們並作為人類的食物——在海洋深處可能並不可行。”
  當體積更大時,獅子魚產生的後代數量更多。某些物種裏更大更成熟的雌性個體產生的後代數量是體積只有一半大小的雌性產生的後代的10倍,研究人員這樣說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