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濟南市釣魚協會統計,濟南目前共有“釣友”約20萬人。“釣友”數量的增加,催火了濟南漁具生意,也帶火了濟南周邊的各釣魚場。
休閑方式在轉變,濟南有“釣友”約20萬
“只要拿著漁竿去釣過魚,就算‘釣友’。”濟南市釣魚協會副會長黎峰說,協會去年曾經在濟南市區發放過調查問卷,以抽樣調查的形式,推算出濟南的“釣友”數量大概為20萬人。
據黎峰介紹,目前“釣友”的數量還在增加,這與市民休閑方式的轉變密不可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有車的家庭越來越多,一家人一起外出釣魚,逐漸成為濟南市民的休閑方式。
借力“釣魚熱”,連鎖品牌“每天開一家店”
據了解,目前濟南漁具實體店有近100家,另外還有網店65家。實體店分布比較分散,在水屯路與東工商河路兩個地方相對集中。
隨著釣魚的人越來越多,漁具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做。聽漁軒國際漁具廣告策劃負責人袁磊說,該連鎖品牌每月在全國新開近30家新店,幾乎是“每天一家”。全國各個連鎖店的收入也不錯,每月單店的營業額在8萬元至15萬元不等。“濟南直營店的月銷售額在15萬元左右,刨除房租、人員工資等每月純收入在10萬元左右。”袁磊說。
不僅連鎖品牌,一些代理多家品牌的“散戶”生意也不錯。東工商河路一家漁具店的老板告訴記者,近幾年他的年銷售額翻了一倍,去年的收入在10萬元以上。
濟南釣魚點缺乏,火了都市圈釣魚場
“濟南周邊的水庫都不讓釣,要釣魚只能到釣魚基地,要不就去外地。”一位濟南“釣友”介紹,現在在濟南市內乃至周邊允許釣魚的地方已經不多。據這位“釣友”介紹,濟南休閑釣就是到小清河上遊或者黃河附近,不少“釣友”都會開車去萊蕪、泰安乃至蒙陰,那裏的水庫允許釣魚。“外出釣魚的大多都是一個家庭或者一群朋友同行,能帶動當地消費。”新泰市文化釣魚基地的一位負責人說,在新泰不僅休閑釣的人多,競技釣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做。該釣魚基地建成2年多,釣魚比賽一直不停,參加比賽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濟南的選手。
據了解,濟南周邊的泰安、萊蕪各釣場也都很火爆。5月、6月正值釣魚比賽集中的時候,這些釣場幾乎周周爆滿。
【延伸閱讀】
釣魚比賽是文化交流的載體,可促進都市圈加速融合
“都市圈各市不僅要在交通、產業等方面相互融合,文化融合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贊助本次比賽的茉莉餐廳執行總裁王曉雷說,同餐飲一樣,釣魚比賽就是文化交流的載體,通過比賽各市之間的選手更多交流,相互了解,在民間層面促進了都市圈的加速融合。
據王曉雷介紹,茉莉時光的發展,註重企業與城市文化的交融,與“都市圈”的內涵吻合,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餐飲則是文化的載體。參與贊助本次釣魚比賽,他們希望將那些即將被城市遺忘的文化再次重現,在釣魚這種智者遊戲中,體會慢生活的真諦。茉莉時光參與其中,想將傳統文化激發出時尚的味道。
濟南市釣魚協會副會長黎峰也認為,釣魚比賽這種形式,能夠很好地促進濟南與周邊城市的交流。他建議,釣魚比賽還要跟泰安之外的其他城市聯辦,最後各市選手在濟南決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