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人說自己的魚缸時間長了之後,出現很多問題,即所謂的“舊缸綜合癥”。作者就自己的經驗,介紹了一下出現“舊缸綜合癥”的原因。(此段文字沒有仔細翻譯,大意如此)


首先是介紹一些容易被疏忽的因素。


1、堿度的逐漸下降

玩海水的新手可能意識不到把堿度維持在較高水平的重要性,老手知道這一點,但會因為偷懶而聽任堿度下降。這會導致珊瑚和珊瑚藻的生長變慢,而一些煩人的藻比如Derbesia會增加。如果堿度下降時伴隨著PO4的升高,珊瑚缸可能會在很短時間內變成了藻缸。

堿度下降由少數幾種原因引起。如果一直定量地向魚缸中添加鈣和堿,那麼堿度總是會隨著時間下降,同時鈣化物會隨著時間增加。這種需求最終會減慢或變得緩和,因為處於魚缸較低部分的珊瑚會因采光被擋住而死亡。用堿度測試組合來定期檢測堿度水平,並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是很簡單的操作。鈣反應器提高堿度的效果,取決於反應器中鈣媒的維持,鈣媒的慢慢減少將影響鈣反應器的效果。要保持鈣反的良好運行,必需定期地維護鈣媒數量。

2、磷酸鹽積累

因為要餵食,魚缸中的沈積物中會出現PO4的凈積累,管理較少的魚缸中,水裏也會積累PO4。沈積物中的PO4積累通常不是問題,因為它不易溶於水。活石表面和活石裏面也會累積PO4。翻沙動物的作用,是防止富含PO4的碎屑阻塞沙床,而造流器可以讓這些碎屑離開活石和沙床,使底沙層保持在健康情況下。PO4以磷酸鈣或多種磷酸酯的形式附著在碎屑上。有些PO4會沈澱在活石表面上,但是不久之後就會被珊瑚藻、海綿或其他生物所覆蓋,把這些磷酸鹽與魚缸的水體進行了隔離。

磷酸鹽沈積不是問題,這是所有魚缸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特征。只有水中的無機磷和有機磷才會引起“舊缸綜合癥”比如減慢珊瑚成長、珊瑚藻消失或者活石變綠。使用蛋分、藻缸過濾以及PO4吸收濾材都是限製水中PO4的有效方法。培養較多的藻類、珊瑚以及細菌,都是控製PO4的方法。

如果魚缸裏某個地方的碎屑堆積嚴重,定期用虹吸法清理碎屑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與換水一起進行。但是不能一次進行大動作的全缸範圍的沙床清理,這種操作只能在FOT裏進行。每次只能操作較小的一個區域,因為沙床也是一個生物群落,會受到劇烈操作的嚴重沖擊。

3、換水

“舊缸綜合癥”可能是換水不足造成的。即便不換水也能防止氮磷積累、保持水質透亮、而且維持鈣和堿度的水平,水中的離子成分也會隨著時間下降。Bingman針對幾種主要離子討論過這種效果,Fossa和Nilsen試驗了不同換水頻率下包括不換水時的幾種離子的變化。每月換水約10~25%,可以防止封閉的魚缸中海水出現離子水平的長期改變。

4、水泵的流量減小

主循環系統的輸出下降導致魚缸中水流減弱,是一個普遍現象。它有N種原因造成,它是造成降低底床生物過濾效果降低的原因,不用說,也降低了氣體交換。

5、珊瑚生長導致水流減小

水泵會隨著時間推移輸出能力降低,珊瑚的生長也會導致魚缸裏的水流減小。這種情況下,增大主循環泵和修剪珊瑚都是必要的。因為這個原因,推薦建立開放的珊瑚造景,用較少的石頭和珊瑚,讓珊瑚生長在一個寬松的密度下,讓水流能環繞每一個珊瑚株。

6、珊瑚生長導致照明變弱

珊瑚生長不但阻礙水流,還會阻礙光照到達底床。這些陰影改變了光合作用程度、PH波動、氧氣的產生、CO2的消耗以及其他事情。這會降低陰影中的珊瑚的健康,他們逐漸得不到足夠的光照,尤其要考慮到燈的輸出也隨著時間而降低的情況。

除了以上這些問題外,還有一些可能的因素,也會在長時間後發生變化。

1、重金屬積累

Shimek建議,由於人工海鹽混合了較多的金屬成分,以及食物中含有痕量金屬,我們的魚缸很像有毒廢物堆積處,結果就是封閉系統中的重金屬積累。他建議把定期置換活石和砂作為魚缸維護之道。Sekha和Harker提供了積累重金屬的毒性證據。但是現在還不能確認重金屬累積與魚缸的長期活力下降之間的關系。如果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所有魚缸都會在經歷相同的時期後開始出現問題,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可能因為維護方式的不同,或者這種假設本來就不對。

2、珊瑚排異性代謝物的積累

Borneman討論過軟/硬珊瑚的各種排異性代謝物的潛在影響,在文獻中提供了一系列的證據。這種觀點在以前就被提到過。魚缸裏軟珊瑚太多會抑製石珊瑚的活力,反之亦然,問題是怎樣解釋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抑製作用變得更厲害。我們覺得這是魚缸裏混合養殖珊瑚的問題,當我們準備混合養殖時,這是一個挑戰。然而,如果這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保持某些生物的數量比例的話,我們可以描述得更精確。當軟珊瑚和石珊瑚逐漸長大時,因為其體積增大,代謝物數量會增加,排異性也會逐漸加強。Borneman猜測這種化學戰爭可能是周期性地損失珊瑚的原因。我們對封閉魚缸裏的綜合因素了解甚少,所以很難驗證或懷疑這種說法。引起各種問題的排斥性化合物,可能是封閉系統中不可預知的人工產物,但是不要被此嚇住了,很長時間以來,各種尺寸的珊瑚缸的成功,證明這種問題不是關鍵。

我相信,盡管存在化學戰但我們依然可以成功的原因,是那些更重要的因素。我在2005和2006年所作的幾個演講中,我把舊缸和新缸作了對比聯系。新缸問題的原因,一般都被描述為生物過濾效能的不足,如果這是事實,那麼舊缸綜合癥是不是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如果是,那到底是什麼?

細菌數量的發展,以及底床裏的其他生物群,有利於快速分解排異性化合物。當然,蛋分、臭氧和活性炭也都可以起作用。那為什麼會出現間歇性的破壞,如果它們確實是這樣,可以解釋舊缸綜合癥到底是怎麼回事。下一節會描述生物過濾,其中提供了一些線索,說明排異性化合物為何以及怎樣間歇性地導致舊缸綜合癥。

在《珊瑚缸》第三卷第6章中,Charles和我描述了發生在底床中的生物過濾,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平流的水如何成為關鍵。隨著時間推移,底床上積聚的碎屑影響了水的平流,從而減少了氧氣的供應,底床上碎屑的腐爛消耗了氧氣。這種聯合作用改變了底床的功能,可能引起珊瑚缸的長期健康下降。盡管存在以上事實,但是我們不是暗示大家奮力消除碎屑。保持一定的碎屑積累,是保證健康底床所需的生物多樣性的條件。只是在後來,碎屑積累太多,才妨礙了自然生物過濾的正常功能。

3、水平對流和生物過濾的影響

什麼是生物過濾?一般認為是含氮廢物的處理。但是,生物過濾床的細菌還能消除多種有機化合物,它們的功能有助於通過多種途徑維持一個健康的環境,而這些途徑對氮循環卻沒有作用。這些理論當時曾在關於生物過濾的文章和講座中被激烈討論過,但在地球生態領域卻是眾所周知的。在上世紀90年代早期,我受雇作為生物圈2項目的顧問,那是一個很神奇的項目,一個封閉的大綠房子裏,包含了地球上的幾個主要生態系統,包括雨林、海洋、珊瑚碉、草原。一群科學家在這個封閉的系統裏呆了好幾年,研究這個環境中發生的變化。維持這個環境中的空氣類似於在我們封閉的魚缸中維持水。維持O2和CO2可能是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你可能認為足夠的植物可以維持O2和CO2水平。實際上維持平衡不是那麼簡單,當然,這種思路的方向是對的。裏面的工程師需要考慮的空氣質量參數之一,是建築所使用的塑料和其他結構件所釋放的可揮發性物質。這有點兒像我們在辦公室和家裏所遇到的問題,但是對我們不是大問題,因為我們的建築物不是封閉的,與外面進行著交換。封閉環境裏,空氣中物質的積累可能嚴重地影響健康。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讓空氣經過土壤床反應器。土壤床反應器主要部分是潮濕的土壤床,空氣在風扇作用下經過土壤床,而植物、各種各樣的細菌以及其他生物群生長在土壤床中。這聽起來很像魚缸裏的沙床,不是嗎?

沙床和土壤床中的微生物所做的,就是吸收、分解各種揮發性有機物。對我而言,土壤床就是地球用各種形式,包括物理和生物效力,消除汙染毒害能力的最好證明。

4、排異性對細菌的直接影響

我們趨向於關註排異性化合物在珊瑚和珊瑚之間引起的戰爭,或者水螅和藻之間的戰爭。實際上,很多排放到水中的排異性化合物對細菌也有很強的抑製作用,因此這些代謝物可能直接影響過濾床中的細菌。排異性化合物的有意無意的作用,可能會使得一到多種細菌停止生長,從而改變生物過濾的工作情況。

可以想象,一種生命形態(珊瑚、海葵、藻、海綿、細菌)可以在封閉環境中成長,而且產生化合物,阻止分解化合物的細菌生長。但是這種影響可能是短時間的,因為另外一種細菌可能很快就會發展起來,利用這種化合物作為食物。除非製造化合物的生物能改變化合物以維持效力,且保持水中的化合物始終存在。從長時間看來,對於珊瑚缸的過濾床,可能或者必須,要考慮缸內的進化因素。而這與Spotte在1992年所說的生物過濾的快速成熟和更新是不同的。

下一節我會討論病毒和細菌在理論上的可能影響,包括生活在珊瑚裏的細菌。封閉珊瑚缸裏的排異性化合物同樣可能影響珊瑚體內的細菌群,這種影響可能導致刪除生長和存活的長期改變。

5、疾病

舊缸綜合癥可能和多種疾病有關系。

這是一個可惡的事實,即使你對建立珊瑚缸所涉及的機械、化學和生物處理都非常了解了,仍然會存在疾病這個障礙,讓你不可能獲得一個僅需坐在那裏欣賞的魚缸。與一般的認知相反,疾病不是因為水質不好,盡管水質波動會造成魚和無脊椎動物的緊迫從而使疾病加劇是個事實。如果病原體正在侵害你的魚和無脊椎動物,你可能無法搞清楚為什麼你的幾千美金的魚缸保不住魚和珊瑚的性命。而且,幾乎不可能、實踐上也不可行,你去試圖防止病原體進入魚缸。這意味著在某個點,多種疾病會侵害魚缸中的魚和珊瑚。小心地處理魚缸計劃、小心的檢疫過程、出色的維護習慣,這些做法可以避免出現大問題。有些自大的魚友自稱他的魚不會生病,因為他創建了一個幾乎接近自然環境的魚缸,而且針對各種疾病提高了魚的免疫力。這些陳述裏少有事實。對很多疾病來講,這是不可能的,必須認為這種說法是錯的。有時候,某些疾病會侵襲每一個缸。

6、珊瑚的長期困惑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珊瑚中存在細菌會導致組織快速壞死(RTN),但是理解的不完整。最近以來,一些魚友觀察到一些現象,它是現在還不被充分了解的,或者被認為是正常現象。這種效果可以這樣描述:舊珊瑚缸中的一或多種珊瑚經過多年快速生長後,突然停止生長。伴隨著生長停止,或快或慢地出現珊瑚蟲減少和組織壞死。最後,受到影響的珊瑚在缸裏死亡了,而其他珊瑚還保持健康,繼續生長。經過這次事件之後,珊瑚缸可能對這種珊瑚種具有了免疫力。以後再嘗試引進同樣品種的珊瑚時,不論是從原株上剪一塊下來,還是取別的缸中所養的,都是徒勞,放進去後很快就會死掉。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是在red-acro等寄生蟲的可能性被排除後,我相信可能是細菌導致這種麻煩。細菌可能直接作用於珊瑚,也可能在釋放毒素,很像Moe所說的毒缸綜合癥。細菌可能影響數種珊瑚,因此缸裏養不了某些珊瑚,但是另外的卻可以存活和成長。很容易將此問題歸咎於引入毒素的某個事件或關於水質的某些事情。然而,改變水質甚至改變過濾底層都不能解決問題,看上去確實像是魚缸表現出對珊瑚的免疫性。這種現象沒有名字,也沒有相應的建議。Sprung和Delbeek發表的抗生素治療方法可能有用,但是到現在沒有人研究其可行性。這種情況與排異性化合物引起的阻礙生長現象難以區分。我沒有實踐證據證明我說的細菌會影響珊瑚的說法,這只是我的感覺。

最近針對病原性細菌影響石珊瑚所進行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支持這種現象的證據。將來的某天可能會解釋清楚,為什麼魚缸裏有時會發生這種問題或類似的細菌引起的疾病。

7、益生素、噬菌性細菌以及抗菌病毒(Bacteriaphages)

有些愛好者一直在試驗,通過向缸裏添加非致命細菌合成物,與致命細菌進行競爭,從而治療RTN。通過添加人造菌組成的益生素製劑來控製其他細菌數量,可能成為不少魚缸的維護手段。這種思路的另一個途徑,是Stolp和Starr等人在1960's描述的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細菌的噬菌能力,Frank在1968年建議,這種噬菌性細菌可以在自然界中控製細菌數量,同樣也可以用這種效果控製魚缸中的致命菌數量。這種方法對珊瑚和魚類的致命菌的控製效果不好評估,但是還在測試中。

上面提到的石珊瑚像外體組織一樣被侵襲(免疫反應)的情況,可能是由於珊瑚表面缺少對抗病毒的保護性細菌群。Bacteriaphages這種病毒正如其名字,可能只針對生活在珊瑚表面粘液裏的特定細菌群,從而導致其他細菌侵害珊瑚的無細菌保護的表面。這可能同時觸發了某些細菌的毒性。Bacteriaphages在海洋中非常豐富,平均每毫升海水中含有5000萬個。還沒有人研究它們在魚缸中做了什麼。

病毒可能也在珊瑚疾病中扮演了角色,它們在海水缸中的存在還沒有進行研究。Wilson等人在宿主珊瑚組織內發現了粒子病毒(VLP),他們說,受到熱擊的珊瑚的組織中,還有大量VLP,而沒有受到熱擊的珊瑚體內則很難找到。他們猜測,受到溫度沖擊後誘發了病毒。他們有一個正在驗證的假設,就是溫度沖擊後來引發了蟲黃藻中的病毒。而且,作者註意到了VLP病毒的多樣性,認為有多種病毒可以感染珊瑚和蟲黃藻。


很難總結我在此文中所說的所有方向。因為舊缸綜合癥的可能原因非常多,是一個等待研究的領域。從海水愛好者便於操作的角度來講,這裏提出的關於維護和疾病的想法,只是想給出一些排查點而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