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介紹:多寶魚學名大菱鮃魚,原產於歐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認的優質比目魚之一。其身體扁平、略成菱形,褐色中隱約可見黑色和棕
在生物學家中間,發現一個新物種類似於打一個大滿貫,南卡羅來納大學魚類學者喬·卡特羅領導的一個小組達到了這一成就。在《動物分類學》...
矛齒魚(學名Enchodus),又名恩齊德魚,是一屬已滅絕的硬骨魚。它們全盛於上白堊紀,屬於細小至中等的魚類。它們最著名的特征是在上下顎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報道,印度尼西亞東努沙登加拉省水域的珊瑚礁發現一種新的閃光的瀨魚(flasher wrasse)。 報道稱,從國際保
圖片展示的是一種新描述的長手魚,名為Ziebell,其典型特征為生有黃鰭,此外還長有略帶紫色的斑點。Ziebell只在塔斯馬尼亞島沿海被發現
動物保護組織保護國際日前稱,該組織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印度尼西亞東努沙登加拉省發現了新品種的魚類。 報道說,這種新發現的魚被
烏克蘭水族館裏的三條魚屬於一個新鑒別的巨滑舌魚物種。 鳳凰科技訊 美國國家地理報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業科學學院的魚類
2013年10月5日訊,北京,喜歡養魚的兒子,不知聽誰說鬥魚好玩,整天纏著我到街上給他買鬥魚。 無奈之下,我走進一家魚店,向老板咨詢有
對於現代生物學研究,斑馬魚是不可缺少的強大工具。科學家們已經在這種淡水魚的幫助下發現了數百種人類基因的功能。 斑馬魚與人類共享70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在亞馬孫河發現兩種帶電的新物種魚類,它們非常健康、外型奇特,並且存在著差異。 目前科學家在亞馬孫河流
利茲魚是恐龍時代一種體型巨大的魚類,但它到底能長多大卻一直是個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最新報告說,這種魚可長到16.5米,是有史以來最...
有關比目魚的傳說眾說紛紜,古時候的人們誤認為比目魚只是它身體的一半,只長著一只眼睛,必須兩條魚合遊才能生存。因此很多人將比目魚看...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1.6億年前的巨魚化石,身長達到52英尺(約合16米),超過奧運會遊泳池,體重則...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期,美國大學一支研究小組從墨西哥灣1828米深處捕撈到一條巨大的格陵蘭鯊魚,體長達到3.6米,對於這種冷水鯊魚而言,...
很多動物能在自然狀態下發出熒光,但對於蠍子來說,我們在熒光紫外線下面才能看到它全身的藍色光線。科學家推測,整個熒光的外骨骼可能充
雪茄達摩鯊是一種性情兇猛的鯊魚,除了在許多體型更大的動物身上留下咬印之外,它們還曾咬過潛水艇和海底電纜。雪茄達摩鯊生活在世界各大
因為大部分的小頭烏賊身體都是透明的,這在海水中也是一個不錯的偽裝方式。許多小頭烏賊都會發光,如圖中的Teuthowenia pellucida。這是一
螢火蟲或許是最廣為人知的發光生物了。世界上大約有2000種螢火蟲,生活在除南極洲之外的其他所有大陸上。螢火蟲的發光秀主要是為了求偶和
水母令人驚嘆,也令人恐懼。許多種類的水母利用生物發光來進行防衛——提醒掠食者知道自己是有毒的。水母和其他發光生物所產生的是冷光,...
地球上大部分的發光動物都分布在海洋裏,但一種蝸牛也發展出了這種技能。它們的熒光來自其體內的一個器官,學名為Quantula Striata,生
生活在深海中的鮟鱇魚無疑是世界上最嚇人的魚類之一。世界上有超過200種鮟鱇魚,大小不一,有些甚至能長到1 2米長——當然大部分的體型...
頭足類在遇到威脅時,能噴出煙霧並迅速逃遁。不過,對於分布在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海域的夏威夷短尾烏賊來說,生物熒光也是一種自衛的策略
這種發光的蕈蚊科種類生活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它們的幼蟲所發出的光裝點了眾多洞穴,每年為澳大利亞帶來數百萬美元的旅遊收入。與很多動
巴氏黑巨口魚(學名Melanostomias bartonbeani)是生活在深海的兇猛掠食者,有尖利的像針一樣的牙齒。在被惹惱的時候,它會點亮整個身體...
鱸魚又稱花鱸、七星鱸,在分類學上屬鱸形目、脂科,由於其繁殖和生長於沿海,有別於生長的加州鱸和桂花鱸,故又稱為海鱸。鱸魚是西江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