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鯉魚味甘性平,功能利水消腫、下氣通乳。治療水腫脹滿、腳氣、黃疸、咳嗽氣逆、乳汁不通。
  鯉魚治病,早有記載。李時珍論及鯉魚的烹飪方法有醋煮鯉魚、赤小豆燉鯉魚、鯉魚煮粥服三種方法。四川民間有道“天麻鯉魚”:取鮮鯉魚500g剖腹,加入天麻15g,茯苓10g,川芎5g,蒸熟後,再配入少許鹽、醬油、姜、蔥、白糖,熬3~5分鐘,有補腦寧神、增強記憶力的作用。歸納起來,鯉魚的藥用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下水氣、利小便,消水有殊功
  鯉魚用於消水,已有悠久歷史。晉·葛洪《肘後備急方》即有治“卒大腹水病”之“鯉魚赤豆湯”,還有配茯苓、澤瀉、桑根白皮組成的方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介紹了鯉魚用醋煮食、和赤小豆煮食,以及釀白礬、泥包煨、為粥食等消水食療法。
  臨床結合辨證,鯉魚可廣泛應用於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及黃疸等。如慢性腎炎、脾腎兩虛,兼有浮腫腹脹者,用活鯉魚500g(去臟留鱗),白花商陸根10g入魚腹內,加水煮成黃色濃汁,再加淡鹽水調味服食,連用三五日,能收到攻補兼施、益胃利水的效果。
  健脾腎、調沖任,婦科為良藥
  如《千金要方》用鯉魚配當歸、白芍、白術、生姜等,治“妊娠腫大,胎間有水氣”。經後人實踐用治妊娠期羊水增多癥及水腫有良效。《太平聖惠方》用鯉魚配苧麻根、糯米煮粥食,治胎動不安;配蔥豉、生姜,治胎孕壅熱、不能下食、心神躁悶。此外,還有配烏賊骨、芡實治體虛帶下;配穿山甲、通草治產後乳汁不足等。
  鯉魚湯或鯉魚粥(糯米100g,阿膠20g,與鯉魚、蔥、姜、橘皮一起煮粥)是孕婦水腫的食療妙方。因鯉魚既能行水,又能安胎保孕。孕婦兼惡心嘔吐的,食用鯉魚能開胃止吐。
  安胎鯉魚粥對妊娠胎漏或胎動不安者,服之有安胎保孕作用。其法:取鯉魚1條約500g,去鱗及內臟,洗凈後切塊煮湯,另取苧麻根15~30g,煎取汁,入鯉魚湯中,加糯米50~100g煮成粥食。此方對先兆流產、腰酸出血、胎動不安或浮腫者,尤為適宜。
  識其性、知其用,遍身都是寶
  鯉魚的膽、刺、鱗等亦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鯉魚刺:焙幹研末,黃酒送服,能化瘀止血,治女子血崩。
  鯉魚鱗:《本草綱目》雲可治產婦血滯腹痛;民間用魚鱗膠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具有祛瘀生新、補血止血之功效。魚鱗膠製法:先用清水洗凈魚體,刮下鯉魚魚鱗集中,再用清水漂洗瀝幹,放進高壓鍋內,加入適量的醋(除腥味)。以500g魚鱗加800ml水的比例,用大火煮10分鐘,再改用文火熬20分鐘,熄火減壓。開鍋將卷縮的鱗片及雜渣撈出,液體倒入容器中,靜止冷凝成膠凍狀。夏季宜放入冰箱內貯存。每次取一湯匙,加紅糖20g或加鹽、姜末適量燉服。可收斂止血,有養顏祛皺、抗衰老功效。(恒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