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將至,自駕遊一族們又開始摩拳擦掌,籌劃新一輪的自駕旅行。隨著我國公路網的完善以及旅遊景點的陸續開發,眼下自駕車族們能去的地方越來越多,無論是數百公裏的小打小鬧,還是總程過萬公裏的長途奔襲,都能讓人們樂在其中。但對於自駕遊新人來說,由於對自駕遊的整個流程不夠熟悉,雖然向往自駕遊的快感,卻難以邁出寶貴的第一步。而本期圍繞自駕遊方方面面,為讀者們奉上的自駕遊十大錦囊,希望能成為大家自駕遊旅途中的好幫手。
  1 車況檢查出行檢查自駕遊是對愛車車況的一次全面考驗,因此如果出發前對車況檢查的重視不夠,自駕遊途中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故障。在出遊前要對車輛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維護很有必要。
  檢查燃油是否加滿。雖然沿途的燃油質量誰也不清楚,但出於安全考慮不提倡在車上自帶汽油。
  檢查機油油面高度,過低需要添加,過高則應查明原因。
  檢查冷卻液面,是否要補充。
  檢查蓄電池電解液面高度,高出極板10mm至15mm為正常,如液面低,需補充蒸餾水。檢查電解液比重是否正常。
  檢查製動液面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要補加。檢查剎車片磨損狀況。
  檢查胎壓及備胎氣壓是否符合標準,是否出現老化裂紋或創傷。
  檢查是否帶好備用車鑰匙,以防鑰匙遺忘於車內車門無法打開。
  檢查照明燈、信號、喇叭、後視鏡、門鎖、玻璃升降器手柄是否齊備有效。
  檢查玻璃水是否充足,噴水泵是否正常工作,雨刷片是否正常。
  歸來檢查自駕遊對愛車是個考驗,這不僅因為旅途中的路況相當復雜和惡劣,經過沿途的風吹日曬,愛車也不可能像平時一樣得到及時照料。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在旅途中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意外,愛車不得不拖著受傷的身軀回到家中。這時對車的檢測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根據自駕遊的特點,檢測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5個方面。
  動力系統檢查發動機機油、水箱水。如果是自動擋轎車,還要檢查變速箱機油是否缺失,過度消耗應及時補足。
  如果自駕遊行程較長,最好更換發動機機油,因為發動機連日的高溫工作可能會使機油變質。發動機皮帶是否松動也需要註意。旅途中一路的風塵仆仆可能使發動機本體、發動機散熱器和空調散熱器裹滿了泥漿,嚴重影響發動機散熱和空調工作,這時你就需要去專業車行,用特殊清洗劑對發動機及散熱器進行專門清洗。你也要註意,由於發動機艙內電路復雜,直接用水沖洗發動機很危險。
  底盤系統一路坎坷給底盤帶來持續的沖擊,而四輪定位可能發生改變,導致輪胎的不正常磨損,所以旅途歸來後應當為愛車重新做一次四輪定位。同樣,劇烈的震動會損傷轉向系統,應觀察轉向機球頭有無松動。此外,底盤部分的螺絲應該進行緊固。
  輪胎首先應對輪胎進行氣壓測定,保持四輪同樣的胎壓,如果有某個輪胎胎壓異常低,則要仔細觀察輪胎是否有被紮穿,有的話要及時修補。如果傷口過大或傷口出現在胎壁上,那就只能請它退休了。
  輪胎動平衡失效的原因既可能是輪轂變形、輪胎磨損的不平衡,也可能是在強烈的顛簸中,將夾在輪轂上的平衡塊震掉了,因此為每個輪胎重新做動平衡也是極為必要的。
  剎車系統旅途中頻繁地剎車和充滿砂石的環境嚴重磨損了剎車皮。如果磨損超過了出廠下限刻度,或是在踩剎車時出現了“嘶嘶”的異響,那說明剎車皮也到檢查更換的時候了。
  外觀旅途中發生碰撞意外,自然是要送去維修廠維修,而無意中留下的刮痕也要視傷口深淺選擇補漆或是用汽車美容方法進行修復。
  2 線路規劃國慶假期雖然有7天,但對每個人來說還是有長有短。你要打算自駕,第一件事就是先詳細地規劃路線。
  當日往返如果選擇一天來回,除把油箱加滿外,選擇地點和路線最為關鍵。因為假日選擇到附近的旅遊勝地,很可能面對的就是人山人海,而且路上也特別擁堵。僅一天的旅遊時間在路上就占了一大半,實在是得不償失。
  兩天來回兩天以內的自駕遊是7天長假最好的選擇,因為不僅可以外出遊山玩水,回家還有一定的時間休整一下。當然兩天的行程決定了這已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駕遊,所以不僅需要對車況有比較嚴格的檢查,而且出行前要仔細研究路線,最好有一個駕齡不低的朋友一起,可以換換手。
  三到五天3到5天的自駕遊時間充裕不少,可以走得更遠,也可以更加自由,同時更能領略自駕遊的樂趣。但是長途的自駕遊,不僅走得更遠,要準備的東西也要多得多,對車況要求也更高。除了要挑選一位有駕駛經驗的朋友外,最好和另外有車的朋友結伴而行,可以組成一個車隊,不僅安全,費用也可分攤。
  用足七天在保證良好車況的情況下,要充分考慮途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還要為自己準備這樣一個“套餐”:途中氣候多變,應帶些退燒、治痢疾、感冒的藥,準備一個急救包,預防意外傷害。準備帳篷等野營需要的東西,適合旅遊地點天氣的衣物、戶外鞋、防曬霜等。預備一些自己喜歡的光盤,路上聽可以消除旅途寂寞和疲勞。準備好照相機和足量的膠卷,記得帶充電器。
  3 旅行用品對於城市自駕者來說,自駕遊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逃離城市的喧囂,去體驗一種更原始也更貼近自然的生活。而為了提升自駕遊的質量,你應該考慮準備一些戶外專用的設備及用品,它們能幫助旅行者更好、更安全地親近自然。
  帳篷“十一”出遊推薦購買雙層帳。帳底有PU底和PE底,PU底面料雖薄,但防水性好且輕便。PE底相對較重而且不耐折,折疊次數多了或者在寒冷的情況下容易開裂造成帳篷底部漏水。PU底加鋁合金帳桿的帳篷1000元以上,PE底加玻璃鋼桿的帳篷幾百元足已。
  簡易車邊帳簡易車邊帳在展開前就裝在一個圓柱狀的筒裏,安裝在車頂側面,展開時就像平時抽保鮮膜一樣將帳幕拉出,用附帶的支撐桿支起,最後用繩索固定在周圍的樹幹或是其他車輛上,這樣一個不錯的遮陽棚就開張了。
  胎壓顯示器為了保證輪胎長期處於健康狀態,就要保證胎壓適中。體積小巧輕便、價格又很便宜的氣壓顯示器如同輪胎氣門芯的塑料蓋,只需將其擰上輪胎氣門,便能夠很容易地通過觀察上面的紅黃綠三色刻度,了解輪胎當前的氣壓狀況。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順便觀察一下,對車主來說不是難事。
  反光膠帶很多時候,比如黑夜或是雨天,在偏僻的山道上由於視野不佳,行車時稍不註意就容易發生掛蹭或是追尾。反光膠帶如同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板一樣,後車的燈光只要照到這些反光膠帶,就能產生如同霧燈一般的光澤,煞是顯眼。這樣一來,別人想忽視自己的存在就沒那麽容易了。
  照明設備如果團隊出遊,熒光燈的亮度足夠充當公共場合的路燈,10個人一盞燈就夠了。它還可作為指路燈,外出打水的隊員可以根據光亮的方向指引走回營地。一個熒燈用4節一號電池,可以連續點40個鐘,價格在400元左右。而個人單獨行動的話,則應該帶上頭燈或電筒來照明,頭燈可以空出雙手,比電筒更方便些。
  4 隨車工具除了做足出行前的愛車體檢以及掌握自駕遊的駕駛技巧外,如果再配備幾樣實用的行車裝備,那就真的是萬無一失了。
  首先提醒大家的是,即使只是進行很短途的旅行,一些物品也非帶不可。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養路費及購置稅、車輛使用稅、保險費單等一系列與車及車主有關的證明材料,對於自駕車出省旅遊來說至關重要。有關車輛的合法證明是順利出行的必要前提,應在出發前認真查點清楚,以避免出行路上發生影響出遊心情的糾紛。在出行前,還應盡早了解所去地區途中是否需要辦理通行證,以免影響行程計劃。另外就是地圖,尤其是去不太熟悉的地方,事先準備一張地圖是非常有效和很有必要的。此外,有一些裝備在進行中長程的旅行時,預防萬一也最好配上。
  拖車繩在外行車,車輛遭遇難以短時修復的故障,或是陷進了施工路段的泥沼,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過往或同行車輛的外力施救。這時就必須有一根符合標準的拖車繩,它必須強度足夠,一拉即斷則達不到拖車的目的,在拖行途中斷裂還極易造成事故發生;它還必須長度適中,太長或太短都會讓車難以拖行;同樣,拖車繩的顏色必須非常搶眼,否則旁車難以確定拖車和被拖車輛之間的關系,容易造成危險。自駕出遊時能隨車準備一根標準的拖車繩,便不用擔心車子被撂在途中了。
  多用途電瓶這可能是自駕遊途中最具實用價值、占空間最小、卻發揮作用最大的裝備。一個和普通應急照明燈差不多大小的東西竟包含了照明、輪胎氣壓檢測、充氣泵和應急電瓶等諸多功能。每個功能都相當具有實用性,野外照明、輪胎補胎後的充氣甚至車載電瓶不幸失效車輛無法啟動時,只要有了它,統統都能解決。
  補胎牛筋相信大多數車主都有過補胎的經歷,但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遭遇爆胎,可就沒有在城裏那麽方便了,如果不幸沒有備胎或備胎也用完了,那你可能不得不自己嘗試補胎。
  其實補胎也不是那麽困難,只要在出發前備上幾只補胎牛筋,爆胎時甚至都不用拆卸輪胎,只要確定了紮胎位置並將紮入的雜物清理幹凈,然後用隨補胎牛筋附送的專用工具將補胎牛筋插入破漏處,接著用隨車充氣泵給輪胎充足氣,OK,可以繼續上路了。雖然用這種辦法補胎效果不如膠補的好,但勝在操作容易。
  超速警示器首先聲明,這並不是測速雷達預警產品,而是一種結構相當簡單、以偵測發動機轉速為手段從而估算時速的小機關,只要確定了你的愛車在達到公路允許速度時,發動機轉速為多少,然後在超速警示器上進行設置,該裝置便能夠在你忍不住大腳踩油門時,以“滴、滴”的聲音提醒你超速了。另外,有了這個小裝置,你還能更容易做到合理的換擋駕駛,因為只要達到設定轉速,它便會提醒你該換擋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