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家住東石鎮光渺村海邊的黃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報料,在他們村的海面上,漂著一頭“以前沒見過的魚”,只可惜這“魚”已死亡,被村民撈了上來。
 
  昨日下午,記者在海邊看到了這頭“怪魚”,它身長約1米,重約25千克,背部呈深灰色,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頭部、兩翼和尾部的鰭都有傷痕。
 
  “怪魚”是村民周先生撈上來的。周先生說,昨日下午2時左右,他在海邊看到海面上漂著一個黑色的東西,好奇的他走近後才發現是頭大“怪魚”,於是把它撈了上來。撈起來後發現,這頭“怪魚”的屍體已經開始僵硬,至少死了一兩天了。
 
  由於當地海域很少出現這種動物,許多村民聞訊趕來,圍觀這個“稀客”。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村民說,上一次在海邊看到這種魚是20多年前的事了。
 
  經晉江市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的專業人員鑒定,這是一頭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中國沿海等熱帶至暖溫帶水域。江豚的食物包括青鱗魚、玉筋魚、鰻魚、鱸魚、鱭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隨著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改變。
 
  據該專業人士分析,這頭江豚的死因可能性有很多種,無法確定,可能是覓食誤入近海海域,擱淺後無法回到海裏而死亡,也可能是遊在水裏時撞到船舶造成受傷而死去。  昨日傍晚,在該專業人士的建議下,當地村民和邊防官兵將這頭江豚填埋,作了無公害處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