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魚的速度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殺魚過程中(掙紮致死),魚會因應激反應產生很多人體不需要的代謝產物,殺魚的速度越快,應激反應越弱。所以,魚最好立即殺死,用刀或剪刀快速切斷頸總動脈(魚鰓基部),放出血液讓魚痛快地死去,這樣能減少不必要代謝產物的產生,並除去血液中的腥味成分,而不是把魚“憋”死。此外,魚肉的品質還取決於魚的生命力和健康程度,飼養環境越好、生命力越強的魚,殺死之後,血會放得越幹凈,吃起來也會越鮮美。與豬肉一樣,魚肉也有一個類似的“排酸期”,也就是魚肉放置一段時間會更加鮮美,一般為2小時左右(10℃下)。需要提醒的是,魚肉細嫩,表面會附著大量耐低溫細菌,因而也容易變質,殺後不宜久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