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雪盲的方法頗為簡單;在紫外線強烈的環境下,你一定要戴上護目鏡或是旁邊有擋陽板的太陽眼鏡。紫外線波長會導致灼傷,而這付眼鏡應該能夠過濾掉百分之九十的紫外線。暗色調的鏡片可以過濾掉反光,可是這種色調本身不能濾悼會讓人灼傷的紫外線。在反射特別強烈的環境下,不妨在鏡片上戴一層有偏光作用的護膜。如果你保護眼鏡的東西掉了,可以用膠帶或紙板臨時做個緊急護目鏡,用幾條窄縫保護雙眼。(第二章“衣物和裝備”中對於墨鏡有更多的資料說明。) 高海拔 當登山者越爬越高,身體的運作也會隨著海拔高樓而被迫有所改變。空氣愈來愈稀薄,每一口呼吸中可用的氧氣愈來愈少,而同樣重要的是,氧氣密度(Oxygen Tension,可使身體從肺部吸收氧氣的功能)也愈來愈弱。身體的組織愈來愈難獲得新陳代謝所需的氧氣,因而進入一種氧氣量減少的狀態,稱為“組織缺氧”。 人能會試圖去適應這種劇烈的環境改變,可是適應是需要時問的。每個人在適應環境的速度和程度上的差距甚大。

下面是爬山速度方面的簡單定律∶

1. 到了海拔一萬英尺以上,每晚蠶營睡覺時多 爬的海拔高度要以每天一千英尺為限。

2. 每個星期兩三次,要在和前晚同樣的海拔高度上過夜。 人體對於高山組織缺氧的適應方式之一,是呼吸速度加快。當你爬到高處之後,你的呼吸速度好幾天都會不斷加快。這樣一來,血管中已分解的二氧化碳會減低(因為你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另一個對於高山組織缺氣的正常適應功能,是腎臟會將更多的水份似尿液的型態運到膀胱,以使體內排出水份。這種尿多的功能會讓血液濃度稍微增高。這些改變會在你爬山的時候不久就開始,並且持續好幾個星期。最後,你的身體雖然由於氧氣密度很低而使得血紅素運送氧氣的功能減弱,但也會為了增加運送氧氣的能力而產生更多的紅血球。這種改變稱為“紅血球過多”(血液裏有很多紅血球),會使得血液濃度大為增加,甚至會幹擾某些組織的血液循環。 由於組織缺氧以及身體功能的相關變化,你工作的效率或能力在高山上都沒有平地來得好。在這些生理改變之間不斷飲用適度的流質,似乎是適應良好的必要條件。 登山者的睡眠品質也會被高海拔所破壞。在高山上,大部分的登山者都會失眠,晚上醒來的次數愈來愈多,深度睡眠愈來愈短。通常你在睡夢中會出現不規律呼吸的現象,有時候連醒著的時候都會∶有時候呼吸速率很低,有時候又急速換氣,有如機器般循環不已。(這種交替出現的不規律呼吸稱為陳施氏呼吸,一種腦或心臟病所引起的斷續性呼吸現象。)這種呼吸速度上的怪異改變,似乎是由於血液中二氧化碳過低而引起的。至於要不要服用安眠藥以減緩登山者的失眠癥狀,各方意見不一,因為安眠藥到底會不會讓高海拔所引起的不規則呼吸更形惡化,至今尚無定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