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Altitude Illness  高山癥

  譯自:High-Altitude Illness;Peter H. Hackett, M.D., and Robert C. Roach, Ph.D.;NEJM Volume 345:107-114  July 12, 2001  Number 2(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2001.7.12)

  原作者:Peter H. Hackett, M.D., and Robert C. Roach, Ph.D.

  譯者:王士豪/中國醫藥學院奇峰登山社/醫學系七年級


  「高山癥」這個詞是用來描述人們在短時間之內上升到高海拔地區之後因高度適應不良,產生的腦部及肺部的癥狀。腦功能的異常稱之為急性高山癥及高海拔腦水腫、肺部功能的異常我們稱之為高海拔肺水腫。因為每年都有極多的旅行者到高海拔地區旅遊,急性高山癥是一個廣泛的健康問題,尤其對於滑雪業者而言,具有經濟學上的重要性。高海拔腦水腫及高海拔水腫,盡管不常見,但卻有潛在的致命危險。高山癥也同時對於那些從事「缺氧」對於健康人們的影響,在病理生理學上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型。

  ==========================

  內容大綱

  ◎流行病學及危險因子

  ◎急性高山癥及高海拔腦水腫
  壹、臨床表現及診斷
  表一:高山癥的鑒別診斷
  貳、病程發展之病理生理學
  圖一:高山癥病程發展之病理生理學
  參、治療及預防
  表二:四種情境下處置及預防高山癥的選擇
  表三:高山癥的內科治療。

  ◎高海拔肺水腫
  壹、臨床表現及診斷
  貳、病程發展之病理生理學
  參、罹患疾病的能力
  肆、治療及預防

  ==========================

  ◎流行病學及危險因子

  姑且不論高山癥是由於上升速度太快、目的地的海拔、對於睡眠的影響或是個人體質的因素。1991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Summit郡,急性高山癥的發生率在海拔1850公尺至2750公尺之間是22,在海拔3000公尺則是42。

  高山癥的危險因子包含:
  一、曾有高山癥的病史。
  二、長年居住在低於海拔九百公尺的地區。
  三、勞動。
  四、一些特定的已存在的心肺狀況。

  然而:
  一、年齡高於50歲的人們相對於年輕人,比較不容易罹患高山癥。然而在孩童與成人之間並無差異。
  二、女性比較不容易罹患高海拔肺水腫,然而就罹患高山癥的傾向而言,男性與女性之間並無差異。
  三、體能訓練對於高山癥沒有保護作用。
  四、一些常見的疾病,例如: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輕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還有懷孕。對於高山癥的罹患並無明顯的影響。

  基因與環境因素的多重相互影響,比較可以用來解釋為何每個人對於缺氧導致的疾病有各自的敏感性及抵抗能力。

  ◎急性高山癥及高海拔腦水腫

  壹、臨床表現及診斷

  急性高山癥是由許多非特異性的癥狀共同定義的癥候群,因此具有相當的主觀性。「路易斯湖共識團體」所定義的急性高山癥包含以下的臨床表現:

  先決條件:(以下三個都要符合)
  一、頭痛。
  二、有新近的高度上升。
  三、目的地高於海拔2500公尺

  且符合一個或多個以下的癥狀:
  一、腸胃方面的癥狀,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二、失眠。
  三、頭昏眼花。
  四、無精打采。
  五、虛弱。

  在很罕見的情況,急性高山癥會發生在低於海拔2000公尺的地區。癥狀出現的時間通常是發生於高度上升之後的六到十個鐘頭,然而,有時也有快到一個鐘頭的出現。除了那些惡化到腦水腫的病例,高山癥沒有任何具診斷性的身體檢查發現。

  高海拔腦水腫是一個臨床診斷,以出現以下癥狀來定義:
  一、步態不穩、運動失調。
  二、意識改變。
  三、同時合並有急性高山癥及高海拔肺水腫。

  在臨床上及病理生理學上而言,高海拔腦水腫是急性高山癥的末期。在那些同時罹患高海拔肺水腫的人們身上,嚴重的低血氧可以使得急性高山癥快速進展為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的其它相關癥狀還有:視神經乳突水腫、、視網膜出血(一個很常見的意外發現)、偶然會出現由於顱內壓升高而導致的腦神經麻痹。在高海拔腦水腫常常是廣泛性的腦病變而非有特定的病竈。在嗜睡出現之後往往隨之而來的是不省人事。癲癇(羊癲瘋)不常出現。病況往往在幾小時到幾天之內惡化,最後患者死於大腦下陷。

  有許多情況與急性高山癥及高海拔腦水腫極為類似,在以下的情況通常代表著急性高山癥之外的其它診斷:
  一、抵達一個給定的高度,超過三天才開始出現癥狀。
  二、沒有頭痛。
  三、給予水分或休息之後可以快速恢復。
  四、對於下降高度、給予氧氣或是dexamethasone,沒有任何反應。

  在「表一」中列出了一些容易與高山癥相混淆的狀況。

  ==========================

  表一:高山癥的鑒別診斷

  一、急性高山癥與高海拔腦水腫

  急性精神異常
  動靜脈異常
  腦瘤
  一氧化碳中毒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脫水
  糖尿病酮體酸中毒
  疲憊
  宿醉
  低血糖
  低血鈉
  低體溫
  毒物、藥物或酒精中毒
  偏頭痛
  癲癇
  腦中風
  暫時性缺血性腦中風
  病毒或細菌感染

  二、高海拔腦水腫

  氣喘
  支氣管炎
  心臟衰竭
  過度換氣癥候群
  黏液阻塞
  心肌梗塞
  肺炎
  肺栓塞

  ==========================

  貳、病程發展之病理生理學

  在腦部及肺部,缺氧都會導致神經突觸間與血行動力學上的反應,引起細小血管床的過度灌註,升高微血管的凈水壓,使得微血管破損,造成水腫。

  ==========================

  圖一:高山癥病程發展之病理生理學(圖略)
  圖片說明:在高海拔地區,低血氧可以造成血液的過度灌註,使得微血管凈水壓上升,造成腦部及肺部細小循環的破損。在這個過程當中,交感活性的增加,扮演了一個主要的角色。而血管內皮活化(發炎)之後而導致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也同樣參與其中。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