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5)·布氏粘盲鰻 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 (10-15)·陳氏副盲鰻 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 (10-15)·紐氏副盲鰻 俗名 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 (10-15)·沈氏副盲鰻 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 (10-15)·楊氏副盲鰻 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授权形式: | ![]() |
|
---|---|---|
更新时间: | 2011-10-15 01:59:12 | |
软件语言: | ||
软件平台: | ||
软件类别: | ||
文件大小: | ||
评论等级: | ||
浏览次数: | (今日:,本周:,本月:) |
软件简介
紫粘盲鰻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紫粘盲鰻俗名 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學名 Eptatretus okinoseanus
命名者 (Dean, 1904)
中文名 紫粘盲鰻
科中文名 盲鰻科
科號科名 001 Myxinidae
模式種產地 Off Misaki, Sagami Sea, Japan, 400 fms
大陸名 紫粘盲鰻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棲息深度 300 - 3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80 cm 經濟性 否
臺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英文俗名 Hagfish
型態特征
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須;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愈合,齒列式(9-10)+3/2+(9-10)。鰓孔每側8個,彼此間距大,呈縱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余鰓孔。體側各有一列粘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粘液孔數分別為13+(7-8)+(54-56)+13,總數為88-89。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暗紫褐色,背部中央無白帶,無白色眼斑點。
棲所生態
棲息於深海泥沙底。活動力較弱,主要以死魚或其它無脊椎動物的屍體為食。捕獲時,全身會分泌許多粘液並卷成一團,藉以爭紮以利脫困。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從日本海、東日本到臺灣。本省分布於南部及北部外海。
漁業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棲息地較深,故較為罕見。
下载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