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黃魚”是蘇州地區的一道風味佳肴。該菜采用大黃魚製作。黃魚,或黃花魚,正式名稱是石首魚,因其頭裏有兩塊骨頭堅硬如石而得名。在我國的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都有出產,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是最盛的汛期。金門澎湖一帶的尤其肥大,幾乎四季不絕。

  黃魚鮮度極高,肉質豐滿結實。江蘇菜刀工精細,講究造型。在大黃魚肉上剞深淺一致、刀紋明細的菊花刀花,然後拍粉、炸脆,再澆上較多的鹵汁,就成了“菊花黃魚”。此菜魚塊卷縮成菊花形狀,魚肉香松適口,口味酸甜略鹹。

  【原料】

  黃魚凈肉300克,精鹽2.5克,白糖50克,米醋40克,蕃茄醬50克,紹酒20克,澱粉25克,生油500克。

  【製法】

  (一)將凈肉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魚皮朝下,先用刀斜片,每刀距離0.5厘米左右,深至魚皮,然後每塊隔0.5厘米直剞至魚皮成菊花形,用紹酒、精鹽將其浸漬片刻,再用幹澱粉滾蘸,抖開花瓣,去掉余粉,放入盤內待用。

  (二)鍋內放生油,燒至八成熱,將菊花魚塊抖散,皮朝下放入,翻身,炸至呈金黃色撈出,瀝幹油,把魚皮面朝盆底,魚肉面朝上,似盛開的菊花放入盤內。另用炒鍋燒熱加生油25克,放入蕃茄醬、清湯、精鹽、白糖、米醋燒沸後,用濕澱勾芡,再加點生油攪和,均勻地澆在菊花黃魚上即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