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食用魚-軍曹魚


2011-10-19 12:45:49  中国钓鱼人网   来源:中国钓鱼人网

軍曹魚(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別名海鱺、竹五、海於草、海竺魚,隸屬鱸形目軍曹魚科。其體形圓扁,軀幹粗大,頭平扁而寬;口大,前位,微傾斜,近水平而寬闊;吻中等大,約為頭長的1/3;眼小,不具脂膜,為頭長的1/7~1/10,眼間隔寬平,位於頭兩側;前額骨不能伸縮,上頜後端近眼前緣,下頜略長於上頜;鼻孔長圓形,每側2個,與眼上緣處於同一水平;上下頜骨、腭骨及舌面具絨毛狀牙帶。

  背鰭硬棘短且分離,臀鰭具2~3枚弱棘。幼時尾鰭圓形,成體尾鰭則內凹呈半月狀。尾柄近圓筒形、側扁、無隆脊,第一背鰭8~10鰭棘、粗短,可收褶入溝中,胸鰭尖、鐮狀,腹鰭胸位,具1棘5鰭條。在養殖過程中,尾鰭形狀有所變化,在130厘米時尾鰭為尖尾形,180厘米時尾鰭略成截形,300厘米以上時尾鰭漸變為深叉形。上葉略長於下葉。

  魚體表、頰部、鰓益上緣、頭頂部、鰭基部均被小圓鱗,側線前端為波狀,胸鰭上方波位較大,後段平直達到尾鰭基部。魚體背面位黑褐色,腹部為灰白色,體側沿背鰭基部有一黑色縱帶,自吻端經眼而達尾鰭基部,體兩側各有一條平行黑色縱帶,各帶之間為灰白色縱帶相間。鰭為淡褐色,腹鰭與尾鰭上邊緣則為灰白色。

  軍曹魚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西南部熱帶、亞熱帶海域,生活在鹹水和鹹淡水的較廣鹽性水中,適宜溫度為10~35℃,最適生長溫度為25~32℃,10℃以下攝食減少或不攝食,3℃以下處於凍害邊緣。

  軍曹魚為肉食性魚類,以蝦、蟹和小型魚類為食物。天然海區中生長速度極快,一般周年生長可達130厘米,自然界中捕獲到的最大個體體長200厘米,重達68公斤。軍曹魚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洄遊特征,近海集群產卵,幼魚群體在淺海砂礫中覓食,主要食物是枝角類、小型甲殼類、蝦蟹類、蝦蛄、小魚等。待魚逐漸長大後,則可捕食中、小型魚類。其食性貪婪、飽食不厭,故生長極為迅速。剛孵化出的仔稚魚以枝角類、豐年蟲等為食,在海水網箱養殖6~9厘米的幼魚,則可投餵魚肉絞成的肉糜或碎魚,1個月後可攝食魚塊,3個月後可投餵整條小魚。網箱內養殖的軍曹魚常棲息於網箱底部,一旦投餵食物,則迅速遊到上面爭搶食物,飽食後又潛入水底。養殖過程中,仔魚和魚苗大小要分篩,以免互相殘食。

  軍曹魚攝食量大而且快,搶食兇猛,消化力強,生長速度快。養殖半年可達3~4公斤,1年可達6~8公斤,2年可達10公斤以上,顯示出其巨大的養殖前景。

  軍曹魚肉質細嫩、鮮美,為大型食用魚,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是市場上暢銷的水產品,現已成為我國南方沿海一帶的重要海網箱水養殖對象。近年來臺灣人工繁殖已成功,並可批量生產,成功解決了苗種來源問題。相信軍曹魚的養殖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


(原标题:大型食用魚-軍曹魚)


相关热词搜索:大型 食用

上一篇垂钓宝典:盛夏至初秋如何才能找到黑魚的蹤跡
下一篇垂钓宝典:面條魚、面丈魚、泥魚(大銀魚)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