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槍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上層裏的魚類,(中國釣魚人網)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廣闊水域,是一種大洋性魚類。我國南海金槍魚的資源很豐富,臺灣省的金槍魚漁業比較發達,產量名列世界第四位,僅次於日本、美國和菲律賓。
金槍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魚類,它遊泳速度快、旅行範圍遠達數千公裏,能作跨洋環遊。金槍魚對環境有著獨特的適應能力,它的生長潛力也很大.近幾十年來,很多科學家對金槍魚進行“標誌流放”試驗,他們把捕到的金槍魚,標上記號後再放回大海,觀察它們的洄遊路線,結果漁業工作者從回捕的金槍魚中發現,有一種金槍魚能夠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沿岸遊到日本近海,全程長達8500公裏,平均每天遊26公裏;另一種金槍魚橫跨7770公裏寬的大西洋只用了 119天,每天所遊的路程都超過了65公裏;還有一種金槍魚竟然能夠從澳大利亞灣穿越印度洋,最終抵達大西洋彼岸,它的長途洄遊的耐力實在令人欽佩!所以,金槍魚不愧是魚類中的遊泳能手。金槍魚在整個世界海洋東闖西竄,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所以,有人把它稱為“沒有國界的魚類”,是有一定道理的。
金槍魚有50多個品種,其中多數品種“個兒”比較大,最大的體長達3.5米,體重六七百公斤,而最小的品種只有三公斤重,可見大小相差很懸殊。金槍魚的繁殖能力比較強,一條50公斤重雌魚,每年大約產卵 500萬粒,如果這些魚卵都能夠授精孵出幼魚,並且長成 500公斤重的大魚,那麽,一條雌魚和一條雄魚就能夠生產出 250萬噸金槍魚,這相當於全世界金槍魚的總捕獲量。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絕大部分的魚卵活不到成熟期,能夠孵化出幼魚的只是少數,即使孵化出了幼魚,其中的多數又成了其他成年魚、海鳥和其他海洋動物的犧牲品,而且金槍魚還有同類魚相殘殺的惡劣習慣,所以,幼魚的存活率極低,估計只有百萬分之二的小生命才能長大成大魚。不過除了天敵之外,金槍魚在大海裏也有它的保護者,鯨和鯊鯨就是它的好朋友,它們經常遊在一起,金槍魚如果碰上了天敵,就會趕緊靠近鯨或鯊鯨,借助朋友的龐大軀體來掩護自已。www.cnfisher.com 中國釣魚人網
在大海裏,金槍魚為了適應所處的環境,它腹部和背部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這是金槍魚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金槍魚腹部的顏色比背部的要淺,這樣,從海裏面向上看它的時候,它淺談的體色跟海面的顏色差不多;面從天空往下看的時候,它又跟海洋深處水的顏色差不多,這樣,金槍魚靠上下體色的差異既能夠躲避空中和大海裏的天敵,又能夠巧妙地迷惑其他生物,進行捕食。金槍魚的主要食物是各種魚類和甲殼類等動物,因為,金槍魚是一種肉食性的海洋魚類。
金槍魚的形狀也很奇特,它的整個身體呈流線型,順著頭部延伸的胸甲,仿佛是一塊獨特的能夠調整水流的平衡板,可以減少它在遊動過程中產生的阻力。另外,金槍魚的尾部呈半月形,使它在大海裏能夠很快地向前沖刺。據記載,金槍魚平均每小時能夠遊20海裏。
金槍魚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在魚類中也是獨特的。它的循環系統是由供血的心臟和血管網組成的,根據自己的需要儲存熱量或者消耗熱量,當金槍魚不太活動的時候,就儲存熱量,當活動加劇的時候就消耗熱量。金槍魚的體溫變化也很特殊,跟多數魚類不同,它不但跟自身的大小和活動量的大小有關,而且跟周圍的水溫也有關系,金槍魚的體溫始終保持在比自己活動場所的水溫要高。科學家們認為,金槍魚的高體溫會加快糖在肌肉內的分解速度,從而滿足它在突發性運動時候對這種化學能量的急促需要。
金槍魚突發性運動的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75公裏。
金槍魚種群意識很強。如果從飛機上往下看,會發現成群的金槍魚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前遊動。體小的在前面,體大的在後邊,最前邊的是一條“領頭魚”。因此,在捕撈金槍魚時候,吸引住這條“領頭魚”是個關鍵。
金槍魚還有這樣一些習性,就是它不喜歡強光,因此,如果夜間想利用聚光燈來誘捕就很不容易。另外,金槍魚的嗅覺雖不靈敏,但視力卻相當好,如果往海並且趕來捕食。根據金槍魚的這些生活習性,人們創造了捕捉金槍魚的三種主要方法:竿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