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吃貨認為,與養殖魚比,野生魚更新鮮、營養價值更高、口感更好。重慶晚報記者走訪主城部分魚莊發現,野生魚的價格和養殖魚價格也相差幾倍甚至十幾倍。本周,我們選擇了重慶人經常吃的4種長江魚,邀請了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中心的專家們,一起用數字說話———野生魚和養殖魚之間的營養、鮮味及口感的差別,到底有何不同?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劉婷記者田莉史宗偉攝影報道

    ■實驗對象:長吻鮠(江團)、中華倒刺鲃(青波)、草魚、鱅魚(花鰱)

    ■實驗地點: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中心實驗室、巴蜀職業學校

    ■實驗人員: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維誌、水產養殖專業研究生普炯、向繁國和馬芊芊

    營養PK

    養殖魚營養價值更高

    “魚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魚肉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姚維誌告訴記者,要想搞清楚野生魚和養殖魚哪種營養更高,主要看3個方面:一般的營養元素、必需氨基酸和鮮味。評判魚的營養價值最重要的是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越高,魚越有營養價值。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每個種類選擇的野生魚和養殖魚的質量、長度都大致相同。8月5日,實驗人員將4種魚進行了樣品處理,將樣品送往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分析檢測中心進行測定。

    一般營養元素和氨基酸(%)

    水分 蛋白質 脂肪 無機鹽和礦元素 氨基酸指數

    江團(野生) 82.20 15.39 0.96 1.23 73.01

    江團(飼養) 82.80 16.11 0.95 1.41 76.74

    草魚(野生) 81.13 13.94 0.62 1.22 59.80

    草魚(飼養) 81.59 17.08 0.41 1.45 62.71

    青波(野生) 77.03 16.22 1.96 1.51 63.01

    青波(飼養) 78.18 19.03 1.87 1.62 67.62

    花鰱(野生) 80.00 17.71 0.67 1.62 68.40

    花鰱(飼養) 80.03 18.06 0.70 1.21 67.40

    實驗分析

    “這是因為這4種魚都是人工養殖條件較成熟的魚種。一般條件下,飼養條件越成熟,養殖魚的營養價值越高。”姚維誌說,很多人認為野生魚營養更高,其實是一種誤區。在歐美,野生魚類往往不被作為食品推薦,野生魚等同於質量安全得不到保證的魚。

    鮮味PK

    野生魚鮮屬心理暗示

“野生魚的鮮味,是農貿市場裏的魚沒得比的。”在漁船上,人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野生魚難道真的比養殖魚鮮美?姚維誌告訴記者,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