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alatias licha
命名者 (Bonnaterre, 1788)
中文名 黑鮫
科中文名 黑鮫科
科號科名 031 Dalatiidae
模式種產地 Le cap Bretan, France 大陸名 鎧鯊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黑沙
棲息深度 37 - 37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182 cm 經濟性 是
臺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李柏峰(2003)碩士論文、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Seal shark, Black shark, Darkie charlie, Kitefin shark, Kitefin shark
型態特征
體頗長,圓柱形;吻甚短,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眼卵圓形,眼徑為口前吻長的1/2;噴水孔位於眼睛後上方,孔徑為眼徑的1/2;口裂淺弧形,口寬約等於或稍大於口前吻長;唇厚,肉質;上下顎齒不同形,上顎齒尖刺狀,基底寬,有二叉,正中齒直立,兩側齒向口角後方漸傾斜,每側8-9枚;下顎齒每側8-9枚,葉片狀,基底扁方形,與相鄰齒相互重疊,齒冠三角形,具鋸齒緣,正中齒直立,兩側齒向口角後方漸傾斜,齒亦漸小;上顎齒3-4行,下顎齒1-2行在使用;鰓裂五對,小於眼徑,最後一個稍大;盾鱗具一棘突,排列稀疏,彼此不重疊。背鰭二個,較小;第一背鰭上角圓,後緣直;第二背鰭大於第一背鰭,起點約在腹鰭基底後方1/3的上方,內緣長約等於基底長;尾鰭上葉發達,下葉前與上葉相接處有一缺刻;腹鰭基底約為第二背鰭基底長的1.5倍,前緣直,角圓,後角尖突;胸鰭外角圓,後緣圓突,內角圓弧形。
棲所生態
生活於溫帶、熱帶大陸棚和島嶼斜坡水域之底層深水鯊,分布於37公尺到至少1800公尺深處,但常見於200公尺附近水深處。肝臟含油量高,可增加浮力,不用鰭或身體擺動即可停在水中。不成群,常單獨行動。卵胎生,每產10-16子,剛產子鯊長約30公分。主要以底棲硬骨魚為食,但也捕食魟、鮫、頭足類及甲殼類等。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及地中海溫帶暖水域及熱帶水域。本省則分布於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捕獲,全身皆被利用,包括魚皮、魚肉及魚肝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