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養殖常發生疾病,原因有緊迫、病原細菌感染,寄生蟲侵害及營養不良等原因。生病死亡的原因以弧菌及鏈球菌的感染最為嚴重,而病毒引起的疾病常造成腎臟組織的被破壞,原因可能是不新鮮的下雜魚所造成,病魚往往在病發後2~3天死亡(死亡率可達60%)。
另外原生動物的纖毛蟲寄生於鰓部造成池魚呼吸困難、浮頭,最後死亡。
(4)收成:收成的體型大小可以配合市場需求,一般市場需求約在0.5~1.5 kg/尾。由放養時體重20~50 克的小魚養成500~800 克的魚需時10~12個月。四方型水泥池(大小約2×5×1.25m3),或圓型f5公尺×2公尺深。放養密度:15~50尾/m3(2吋苗)長成至9~10cm,需時60天。飼料仍以下雜魚或濕性飼料為主。投飼量為體重的5~10%,每天早上、下午各一次。
3、海水池塘式
面積3000 m2池塘,作為育苗池或同時作為成魚飼養池。放養密度為7尾/m3 (2吋苗),與虱目魚混養時,虱目魚放養密度為1尾/50m2。
五、老鼠斑的市場
老鼠斑的市場主要外銷到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該三地市場所需的魚體大小均為500~1,500 克/尾。1998年香港與中國大陸消費量總共為21噸,外銷價格每公40~50美元,直銷香港餐廳則每公斤90~150美元。
六、展望
印尼海洋水產養殖面積有81,000 km2,其中30%適合飼養老鼠斑,估計每年需要50萬尾的魚苗,市場的潛力非常雄厚。(印尼東爪蛙省SITUBONDO淡鹹水水產養殖試驗所主任及印尼東爪蛙省SITUBONDO淡鹹水水產養殖試驗所研究員) www.cnfish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