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魚類已查明620種 占中國淡水魚種數近40%


2013-08-18 12:56:01  中国钓鱼人网   来源:云南网

    620種雲南魚類新紀錄,比1990年時增加了55.4%。

    39.17%雲南淡水魚類種數占比大,居全國各省之首。

    152種586種土著魚中,152種僅分布在雲南。

    23種雲南99種珍稀瀕危魚類中,有保護魚類23種。

    經過長期調查統計,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陳小勇博士完成了對雲南魚類的“人口普查”:發現雲南魚類已達620種,占中國淡水魚類種數的39.17%,居全國各省之首。與1990年時的399種相比,增加了55.4%。

    普查 雲南魚類已達620種

    此前,《雲南魚類誌》(1989年和1990年出版)是目前對雲南魚類最為全面的研究專著,它收錄魚類399種,土著淡水魚類382種。

    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陳小勇博士通過收集20多年的研究資料,對雲南魚類名錄進行了匯總和整理,並結合近年國內外類群的系統整理和發育結果,確定物種有效性和分類歸屬。

    陳小勇說,統計數據來源主要是文獻數據,依據已正式發表的科研論文。“沒發表的基本不放進去,極少數沒發表的是我們所標本庫裏的。所以,數據來源比較可靠。”

    通過收集和整理,發現截至2013年,雲南省共記錄魚類13目42科198屬620種,占中國淡水魚類種數(1583種)的39.17%,居全國各省之首。

    “從《雲南魚類誌》的399種,到620種,雲南魚的種類增加了55.4%。”他說。

    在620種中,土著魚有586種,外來種34種,雲南特有種254種,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的共6科66屬152種。

    據介紹,620種魚類分布在我省的六大水系,由於六大水系各自獨特的地質條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魚類區系各有其特點。其中,伊洛瓦底江、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由於都發源於青藏高原,其魚類區系均明顯帶有青藏高原魚類區系的特征,如這四大水系上遊的魚類區系組成的主體均是裂腹魚類、高原鰍類及鰋鮡類,在生態上的共同點是對高寒、高海拔環境的高度適應;而下遊魚類區系組成則以喜暖性的鲃類、野鯪類、南鰍類、爬鰍類和鮎類為主。

    壯大 平均每年新發現5種

    根據《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所列魚類物種統計,雲南省境內分布有各類珍稀瀕危魚類99種。

    其中,保護魚類23種:被列入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的有中華鱘、達氏鱘;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胭脂魚、大頭鯉、滇池金線鲃及大理裂腹魚;列入雲南省珍稀保護動物名錄的有17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的有43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的有73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各類瀕危等級的有50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有3種。

    “在這些瀕危物種中,有沒有已經滅絕的?”記者問。

    “肯定有。”他說,“但這不在這個研究範圍內。有些物種我們也在做研究,但不可能對620種魚類都做評估。基於我們的了解,有些物種是滅絕了。”

    陳小勇博士還表示,620種只是到2013年的數據,這個數據還會不斷刷新。雲南是很多研究者關註的地方,從以往來說,不管是新種還是新紀錄,雲南魚類平均每年增加8個種左右;近幾年每年約增加5種左右。

(原标题:雲南魚類已查明620種 占中國淡水魚種數近40%)


相关热词搜索:雲南 魚類 查明

上一篇垂钓宝典:最早陸地生物長有魚類面部
下一篇垂钓宝典:白鰭豚-淡水鯨類動物


分享至